sbrssgs65

第六十五课


二(不退转之行为特点)分三:一、胜义之有境甚深行为;二、世俗之有境广大行为;三、善巧方便双运之行为。

一(胜义之有境甚深行为)分二:一、认清所行甚深义;二、如何行持深义之理。

一(认清所行甚深义)分二:一、宣说甚深性; 二、行持彼而修集福德。

一、宣说甚深性: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色受想行识甚深,自性无相极寂灭,
如以箭测大海深,以慧观察不得蕴。
色受想行识甚深,本来寂静而无相,
如海之深杖莫测,得般若蕴亦如是。

色、受、想、行、识一切法悉皆甚深,如何甚深呢?无有自性的缘故,是空性,无有变碍的相状,耽著它的希冀完全寂灭,为此心无所缘,犹如用箭测量大海的深度根本不会得到“就在此处”一样,以分析真如的智慧进行观察探究,根本得不到诸蕴。

《父子合集经·覩史多天授记品》云:

[尔时会中,有八十俱胝覩史多天[1]子,见诸阿修罗王乃至焰摩天等,于世尊所作诸供养,复闻如来与授无上大菩提记,心大欢喜,得未曾有。是诸天子即作是念:“此菩提法本无色相,受、想、行、识亦复无相。今者世尊,当以何法而为授记?所以者何?色本无生,菩提亦无生,乃至识无生故,菩提亦无生。云何无生法能得菩提耶?如是色无灭故,菩提亦无灭,乃至识无灭故,菩提亦无灭。云何无灭法能得菩提耶?如是色寂静故,菩提亦寂静,乃至识寂静故,菩提亦寂静。如是色无二故,菩提亦无二,乃至识无二故,菩提亦无二。如是色无动故,菩提亦无动,乃至识无动故,菩提亦无动。如是色不可见故,菩提亦不可见,乃至识不可见故,菩提亦不可见。彼菩提相自性离故,复云何说不生不灭、寂静无二、湛然不动及不可见?于诸法中何者名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亦复皆空。何者名佛?何名菩萨?何名授记?佛、佛自性空,菩萨、菩萨自性空,菩提、菩提自性空,授记、授记自性空。所名佛者,但依世俗,假名呼召希望分别,诸有智者闻诸法空,不生取著,彼愚痴人闻则瞋恚不能入解。譬如有人于睡梦中,具足受用五欲快乐,觉已思念实不可得,智者了知不生忧恼。如是安住菩萨乘者,了菩提性,本来空寂实无所得,不生怖畏亦复如是。何以故?了知诸法皆如梦故。愚痴凡夫取解各异,于诸妄法而生执著;如是诸法皆不可得。凡夫不可得,凡夫法亦不可得;声闻不可得,声闻法亦不可得;缘觉不可得,缘觉法亦不可得;菩萨不可得,菩萨法亦不可得;佛不可得,佛法亦不可得;菩提不可得,菩提法亦不可得;涅盘不可得,涅盘法亦不可得。”]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上云:

[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世间法者,所谓五蕴。其五者何?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如是诸蕴,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是故此中无有世间,亦无诸蕴及以如是言说名字。若得是解,心则不散。心若不散,则不染世法。若不染世法,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复次,大德!五蕴诸法,其性本空。性空则无二,无二则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则无所取著,无所取著者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复次,大德!五蕴法者,以因缘有。因缘有故则无有力,无力则无主,无主则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则无受取,无受取则无执竞,无执竞则无诤论,无诤论者是沙门法,沙门法者知一切法如空中响,若能了知一切诸法如空中响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复次,大德!此五蕴法同于法界。法界者则是非界,非界中无眼界、无色界、无眼识界;无耳界、无声界、无耳识界;无鼻界、无香界、无鼻识界;无舌界、无味界、无舌识界;无身界、无触界、无身识界;无意界、无法界、无意识界。此中亦无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虚空界、识界;亦无欲界、色界、无色界;亦无有为界、无为界。我、人、众生、寿者等,如是一切皆无所有,定不可得。若能入是平等深义,与无所入而共相应,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中观四百论·净治弟子品》云:

为下根说施,为中根说戒,

为上说寂灭,常应修上者。

《佛说解节经·一味品》云:

法通相一味,诸佛说平等。若于中执异,是人增上慢。

逆生死流道,微细深难见,欲染痴覆故,凡人不能得。

《五灯会元·开先暹禅师法嗣云居了元禅师》云:

[南康军[2]云居山[3]了元佛印禅师,饶州[4]浮梁[5]林氏子。诞生之时,祥光上烛。须发爪齿,宛然[6]具体。风骨爽拔,孩孺[7]异常。发言成章,语合经史。闾里[8]先生称曰神童。年将顶角[9],博览典坟[10]。卷不再舒,洞明今古。才思俊迈[11],风韵飘然。志慕空宗[12],投师出家。试经圆具,感悟夙习[13]。即遍参寻[14],投机于开先[15]法席[16],出为宗匠。九坐道场,四众倾向,名动朝野。神宗[17]赐高丽磨衲[18]、金钵,以旌[19]师德。

僧问:“如何是佛?”

师曰:“木头雕不就。”

曰:“恁么[20]则皆是虚妄也。”

师曰:“梵音深远,令人乐闻。”

问:“如何是诸佛说不到底法?”

师曰:“蚁子[21]解寻腥处走,苍蝇偏向臭边飞。”

曰:“学人未晓,请师再指。”

师曰:“九万里鹏从海出,一千年鹤远天归。”

问:“达磨面壁,意旨如何?”

师曰:“闭口深藏舌。”

曰:“学人未晓。”

师曰:“一言已出,驷马难追。”

问:“大修行人还入地岳也无?”

师曰:“在里许[22]。”

曰:“大作业人还上天堂也无?”

师曰:“虾跳不出斗。”

曰:“恁么则镬汤、炉炭吹教灭,剑树、刀山喝使摧?”

师曰:“自作自受。”

乃曰:“适来禅客出众礼拜,各以无量珍宝布施大众。又于面门上放大光明,照耀乾坤,令诸人普得相见。于此明得,可谓十方诸佛各坐其前,常为劳生[23],演说大法,岂假山僧重重注破?如或未然,不免横身徇物[24]。”

乃横按拄杖曰:“万般草木根苗异,一得春风便放花。”

上堂[25]:“寒!寒!风撼竹声干,水冻鱼行涩[26],林疏鸟宿难。早是严霜威重,那堪行客衣单。休思紫陌[27]山千朵,且拥红炉火一攒[28]。放下茱萸[29]空中竹橛[30],倒却迦叶门前刹竿。直下更云不会,算来也太无端。参!”

师一日与学徒入室次,适东坡居士到面前。

师曰:“此间无坐榻,居士来此作甚么?”

士曰:“暂借佛印四大为坐榻。”

师曰:“山僧有一问,居士若道得,即请坐;道不得,即输[31]腰下玉带子。”

士欣然曰:“便请。”

师曰:“居士适来道,暂借山僧四大为坐榻。只如山僧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居士向甚么处坐?”

士不能答,遂留玉带。师却赠以云山[32]衲衣[33]

士乃作偈曰:

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

是故东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

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

 会当乞食歌姬[34]院,夺得云山旧衲衣。

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

  锦袍错落犹相称,乞与佯狂[35]老万回。]

    通过了元佛印禅师与大学士苏东坡的对话,就不难了悟“四大皆空,五蕴非有”的玄冥旨趣了。

二(行持彼而修集福德)分二:一、真实宣说; 二、断除过失。

一(真实宣说)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一、略说: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菩萨于此甚深法,乘之胜义无贪执,
证蕴界处无此法,何有较真成福胜?
菩萨知此甚深法,住真如乘不可染,
六尘十二界体空,无蕴宁有所得福?

菩萨对于所证悟法的自性或实相如是以本体成为甚深,殊胜乘——胜义的有境皆不分别而无有贪执安住于一切,哪还有比这样证悟蕴、界、处的本性并不成立的甚深此法真实形成的福德更为殊胜的他法呢?那是真实成就的最殊胜福德。

《菩提资粮论》云:

一时所作福,若有形色者,

恒沙数大千,亦不能容受。

二(广说)分四:一、思维此深法之功德;二、传讲此深法之功德;三、入定后得修行之功德;四、视如是福德亦如幻之功德。

一、思维此深法之功德:

《圣般若摄颂》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云:
如行爱染之人士,与女约会未遇彼,
一日尽其行思念,菩萨能得彼数劫。
如人思彼染欲境,心著女色如目见,
乃至日日心所行,菩萨思觉亦如是。

如《广般若经》中说:“具足般若波罗蜜多之甚深处,审谛、思维、衡量、观察,如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住,甚至仅在一日行持瑜伽,其于一日内行多少事?”其中,从“譬如耽欲人……所超生死流转数,与耽欲人经一昼夜所起欲念数量等同”到“能远离退转正等菩提所有过失” 之间加以说明。按照经中所说,在这里也不例外,比如,行持染爱心之法的一个男士和女人约会,假设没有遇到她,那个男子的一天,思念的分别心会接连不断涌现,由贪爱所牵,反反复复思念那唯一的对象。尽其所行这样的思念心刹那,在这么多劫中积累的善法,一日之中修行此法瑜伽的菩萨即能获得,因为心的每一刹那也能聚集无量的善资。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巧方便品》云: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应于如是诸甚深处,依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理趣,审谛、思惟、称量、观察,应作是念:‘我今应如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住,我今应如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学。’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能于如是诸甚深处,依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理趣,审谛、思惟、称量、观察,如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住,如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学;是菩萨摩诃萨由能如是精勤修学,依深般若波罗蜜多起一念心,尚能摄取无数无量无边功德,超无量劫生死流转,疾证无上正等菩提,况能无间常修般若波罗蜜多,恒住无上正等菩提相应作意!

善现!如耽欲人与端正女,更相爱染共为期契[36],彼女限碍[37]不获赴期[38],此人欲心炽盛流注。善现!于意云何?其人欲念于何处转?”

“世尊!是人欲念于女处转,谓作是念:‘彼何当来,共会于此,欢娱戏乐?’”

“善现!于意云何?其人昼夜几欲念生?”

“世尊!是人昼夜欲念甚多。”

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依深般若波罗蜜多起一念心,如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学,所超生死流转劫数,与耽欲人经一昼夜所起欲念,其数量等。善现!是菩萨摩诃萨随依般若波罗蜜多所说理趣思惟修学,随能解脱障碍无上正等菩提所有过失,是故菩萨依深般若波罗蜜多精勤修学随证无上正等菩提。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如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住,经一昼夜所获功德,若此功德有形量者,殑伽[39]沙等三千大千诸佛世界不能容受。假使充满如殑伽沙三千大千佛之世界诸余功德比此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俱胝[40]分不及一,千俱胝分不及一,百千俱胝分不及一,百那庾多[41]分不及一,千那庾多分不及一,百千那庾多分不及一,如是广说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42]分亦不及一。]

《大智度论·释深奥品》云:

[“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是甚深法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观察、筹量、思惟,作是念:‘我应如是行,如般若波罗蜜中教;我应如是学,如般若波罗蜜中说。’须菩提!若是菩萨摩诃萨能如说行,如说学,如般若波罗蜜中观,具足勤精进,一念生时,当得无量无边阿僧祇福德。是菩萨摩诃萨超越无量劫,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常行般若波罗蜜,应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念!须菩提,譬如多淫欲人,与端正净洁女人共期;此女人限碍,不得时往。于须菩提意云何?是人所念,为在何处?”

“世尊!是人念念常在彼女人所,恒作是念,忆想当来与共坐卧欢乐。”

“须菩提!是人一日一夜为有几念生?”

须菩提言:“世尊!是人一日一夜其念甚多!”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念般若波罗蜜,如般若波罗蜜中说,行是道,一念顷超越劫数,亦如彼人一日一夜心念之数。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远离众罪,所谓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罪。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一日所得善根功德,假令满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中余功德,犹亦不减;于余残功德,百分不及一分,千分、千亿万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论】释曰:此中念念福德多故,说譬喻。众生心虽念念生灭,但相续生故,不觉随灭。淫欲人心深著所欲,不遂情故,心生忆念,取相种种分别不来因缘事,所谓彼女为心自悔不来?为人遮不来?如是等多生觉观心,是心易觉知故,以为譬喻。如是一念因缘,事超一劫。如人服软药,一岁乃瘥病,服大力药,一日能瘥;菩萨亦如是,行五波罗蜜久久乃成佛者,有行般若波罗蜜疾得成佛者。复次,一日行般若波罗蜜功德,假令有形,取满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中,于一日中正功德体,犹故不减,于此福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1] 覩史多天:即兜率天,欲界第四层天之名,此天一昼夜,人间四百年,天寿四千岁,合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有内外二院,外院为天人所居,内院为补处菩萨的住处,补处菩萨常由此天下生而成佛,今为弥勒菩萨的净土。

[2] 南康军:中国宋朝的军。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分割洪州、江州设置南康军,治所在星子县(今江西省庐山市)。下辖星子、建昌、都昌三县。包括今江西省庐山市、永修县、都昌县等地。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南康路,明朝洪武年间改为西宁府、南康府。

[3] 云居山:原名欧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西南部,中国著名佛教名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山顶真如寺是佛教禅宗(曹洞宗)的发祥地,为全国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国家重点开放寺庙。

[4] 饶州:拼音ráo zhōu, (隋朝),隋朝时设置的州,在今江西省境。

[5] 浮梁:拼音fú liáng,旧县名。属江西省。汉鄱阳县地,唐武德四年,析置新平县,天宝元年改名浮梁,明清皆属饶州府。1960年并入景德镇市。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后以浮梁借指商人。

[6] 宛然:拼音wǎn rán,真切,清楚。

[7] 孩孺:拼音hái rú,是指幼童。

[8] 闾里:拼音lǘ lǐ,乡里,泛指民间。

[9] 顶角:拼音dǐng jiǎo,幼童头上所梳的抓髻。

[10] 典坟:拼音diǎn fén,三坟五典。引申为可资凭借的经典。

[11] 俊迈:拼音jùn mài,才识卓越过人。

[12] 空宗:拼音kōng zōng,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派别之一。中国称中观派。因宣扬龙树的中道而得名。中观理论最早的阐述者和奠基人是2~3世纪的龙树和他的弟子提婆。但作为一个学派,则出现于6世纪的大乘佛教末期。

[13] 夙习:拼音sù xí,谓积习;素所熟习。

[14] 参寻:拼音cān xún,意思是寻访。

[15] 开先暹禅师:拼音kāi xiān xiān chán shī,云门宗德山慧远法嗣。临江军(今江西樟树)人。初住雪窦,后住开先寺。

[16] 法席:拼音fǎ xí,佛教语。讲解佛法的座席。亦泛指讲解佛法的场所。

[17] 神宗:即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或称万历帝,为明朝第14任皇帝,年号万历,是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实际上的长子),生母李贵妃。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九岁的朱翊钧登基,是为明神宗。在位48年,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谥号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18] 磨衲:拼音mó nà,袈裟名。

[19] 旌:拼音jīng,表扬:~表。

[20] 恁么:拼音nèn me,怎么样;什么。

[21] 蚁子:拼音yǐ zǐ,名词,指蚂蚁或蚂蚁的卵,喻微小的人或事物。

[22] 里许:拼音lǐ xǔ,意思是里面;里头。

[23] 劳生:拼音láo shēng,指劳碌辛苦的人生。

[24] 徇物:拼音xùn wù,追求身外之物。

[25] 上堂:指禅宗丛林中,住持之上堂说法。古时长老住持可随时上堂,中世以后则有定期及临时上堂之别。

[26] 涩:拼音sè,道路险阻;不通畅的。

[27] 紫陌:拼音zǐ mò,京师郊野的道路。

[28] 一攒:拼音yī zǎn,一处,一丛。

[29] 茱萸:拼音zhū yú,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30] 橛:拼音jué,〈名〉木橛子,短木桩。

[31] 输:拼音shū,送给,捐献:~纳。捐~。~将(jiāng)。

[32] 云山:拼音yún shān,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33] 衲衣:拼音nà yī,僧衣。

[34] 歌姬:拼音gē jī,歌女。

[35] 佯狂:拼音yáng kuáng,假装疯狂。

[36] 期契:拼音qī qì,释义为誓约;约期。

[37] 限碍:拼音xiàn ài,阻碍。

[38] 赴期:拼音fù qī,释义指犹赴约。

[39] 殑伽:拼音qíng jiā,梵文的音译。古印度河名,即今恒河。

[40] 俱胝:数名。译曰亿。《玄应音义》曰:‘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万,或言亿。而甚不同,故存本耳。’

[41] 那庾多:梵音nayuta,亦作那由他,指“千亿”。

[42] 邬波尼杀昙:译为微细分。如析一毛以为百分,又析彼一分为百千万分,又于析分中加前析之,乃至邻虚,至不可析处,名为邬波尼杀昙分也。’

Copyright © 2022-2024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