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课 八、以贾客喻说明精通正道:
比如,谋求珍宝利的商人们由于熟知道路的缘故,从自己家到宝洲之间虽然经过所有王都、城邑和聚落,可是他知道自己留在那没有意义,也就不住在中间的城市等处,他也明白即便是留在宝洲也对自己的家起不到利益作用,也不住在宝洲,在行途当中,熟悉、了解道路,他们也不住在自己的家里,而善巧行程并精勤行路。 同样,我们要知道:追求利乐有情的菩萨正当修学方便智慧之道时,对此道理明明了了,这样一来,精通中间之都市、城邑等般的声闻、缘觉的道——智慧及果——解脱的所有道理之后,自己不安住于下劣之道、果中,也不以耽著的方式安住于如宝洲般的佛智中,又不以享受即著味的方式安住于如自家般的无为涅槃法界中。充分理解暂时行道般的声闻、缘觉、菩萨三道之理后,而利益各自种姓的无量有情。 《维摩诘所说大乘经·菩萨行品》云: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惓;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身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不著己乐,庆于彼乐;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见来求者,为善师想;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见毁戒人,起救护想;诸波罗蜜,为父母想;道品之法,为眷属想;发行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行无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恶,净身、口、意;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慢,实相智慧;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能令众生如意,而不扰累;不坏威仪,而能随俗;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法无碍;净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无碍威仪;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性,而不舍大悲;观无生法,而不随小乘;观诸法虚妄,无心、无主、无依,本愿未满,而福德不虚、智慧不妄、行愿普济、直觉自在、佛性常住。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具大慈故,不住无为,起大悲故,不尽有为;度众生故,不住无为,敬佛法故,不尽有为;得相好故,不住无为,一切智故,不尽有为;行方便故,不住无为,达观智故,不尽有为;净佛土故,不住无为,佛摄受故,不尽有为;济众生故,不住无为,示诸法故,不尽有为;积善根故,不住无为,修福种故,不尽有为;满本愿故,不住无为,本无愿故,不尽有为;心清净故,不住无为,心饶益故,不尽有为;游戏通故,不住无为,成佛慧故,不尽有为;到彼岸故,不住无为,未寂灭故,不尽有为;积善财故,不住无为,依了义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心不退故,不住无为,愿未满故,不尽有为;修法本故,不住无为,度小乘故,不尽有为;除烦恼苦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诸正士菩萨修如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三(摄义)分二:一、意义;二、比喻。 一、意义:
什么时候,以大慈心摄持而结缘众生之后行持空性、无相、无愿的微妙等持自性的菩萨,他既不可能获得唯一无为法界涅槃,也不可能安立是流转有为法轮回之处者。 《菩提资粮论》云: [虽入正定位,习应解脱门, 未满本愿故,不证于涅槃。 此应思量:若到正定位菩萨,以三十二法故入正定位,与解脱门相应时,中间未满本愿,为证涅槃、为不证?以世尊经中说云:“四大可令改异,无有入正定位菩萨,中间未满本愿证于涅槃。”是故到正定位菩萨,未满本愿不证涅槃。 若未到定位,巧便力摄故, 以未满本愿,亦不证涅槃。 若初发心菩萨未到正定位,彼以巧方便所摄故,修三解脱门时,中间未满本愿亦不证涅槃。 极厌于流转,而亦向流转, 信乐于涅槃,而亦背涅槃。 此菩萨于流转中,以三种炽火故应极厌离,不应起心逃避流转,当于众生为子想故而向流转。及应信乐涅槃,如覆护舍宅故。然复应背涅槃,为满一切智智故。于流转中若有厌离,则于涅槃亦有信乐。若不向流转、不背涅槃,未满本愿修习解脱门时,则于涅槃作证。] 二、比喻:
我们要知道:尽管不能这样来安立轮回、涅槃任意一种,但菩萨并非随时随地谁也不知、谁也不见,比如幻化人的身体并非在谁的面前都不显现,他以名称也能够安立,世间中也有表达他的方式。虽然依靠名称假立,但幻化终究不成为人或非人的其他补特伽罗。同样,行持三解脱门的菩萨,虽然不住三有和寂灭,但在世间中能够显现并且以名称也能安立。 《大智度论·释初品》云: [问曰: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闻、可嗅、可尝、可触、可识者?若实无所有,不应有可见乃至可识。 复次,若无而妄见者,何以不见声、闻色?若皆一等空无所有,何以有可见、不可见者?如一指第一甲无,第二甲亦无,何以不见第二甲,独见第一甲?以是故,知第一甲实有,故可见;第二甲实无,故不可见。 答曰:诸法相虽空,亦有分别可见、不可见。譬如幻化象、马及种种诸物,虽知无实,然色可见、声可闻,与六情相对,不相错乱。诸法亦如是,虽空而可见、可闻,不相错乱。 如《德女经》说: 德女白佛言:“世尊!如无明内有不?”佛言:“不!” “外有不?”佛言:“不!” “内外有不?”佛言:“不!” “世尊!是无明从先世来不?”佛言:“不!” “从此世至后世不?”佛言:“不!” “是无明有生者、灭者不?”佛言:“不!” “有一法定实性是名无明不?”佛言:“不!” 尔时,德女复白佛言:“若无明无内、无外,亦无内外,不从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后世,亦无真实性者,云何从无明缘行乃至众苦集?世尊!譬如有树,若无根者,云何得生茎、节、枝、叶、华、果?” 佛言:“诸法相虽空,凡夫无闻无智故,而于中生种种烦恼,烦恼因缘作身、口、意业,业因缘作后身,身因缘受苦受乐。是中无有实作烦恼,亦无身、口、意业,亦无有受苦乐者。譬如幻师,幻作种种事。于汝意云何?是幻所作内有不?”答言:“不!” “外有不?”答言:“不!” “内外有不?”答言:“不!” “从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后世不?”答言:“不!” “幻所作有生者、灭者不?”答言:“不!” “实有一法是幻所作不?”答言:“不!” 佛言:“汝颇见颇闻幻所作伎乐不?” 答言:“我亦闻亦见。” 佛问德女:“若幻空,欺诳无实,云何从幻能作伎乐?” 德女白佛言:“世尊!是幻相法尔,虽无根本而可闻见。” 佛言:“无明亦如是,虽不内有,不外有,不内外有,不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后世,亦无实性,无有生者、灭者,而无明因缘诸行生,乃至众苦集。如幻息,幻所作亦息;无明亦尔,无明尽,行亦尽,乃至众苦集皆尽。” 复次,是幻譬喻示众生,一切有为法空不坚固。如说:“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如幻。] 三(宣说退转与不退转之差别)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一、略说:
某位行者请问某某菩萨:佛子所安住的行为到底是怎样的?行者对甚深之理如实信解、如实思维的信根及慧根等根是怎样的?那位菩萨并不宣说所证空性无相的深法,对于根性成熟的那位询问的行者不能够传讲能使之诚信的不退转地之法的验相和行相等,由此可知他还没有获得不退转的授记。比如说,有人问:“如若菩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当如何熟练空性、如何是不现行?”以此为例,询问不退转的行为、根、相是怎样的?对此,由于自己没有领会体悟而无法讲述这一点。如经中说:“行菩提者多,能答复者少。”自己已经现前了不退转之道法者,对于别人如何提问,都能以肯定的方式予以回答,由此就能确定这是领会体悟如此深法的不退转者,否则,无法确定是不退转者。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善学品》云: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已善修学菩提分法,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及诸菩萨摩诃萨众法,应试问:‘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云何修学菩提分法而不证空、无相、无愿、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性、实际,由不证故不堕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而勤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常无所执?’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得此问时,若作是答:‘诸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但应思惟空、无相、无愿、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性、实际及余一切菩提分法,不应修学。’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未蒙如来、应、正等觉授于无上正等菩提不退转记。何以故?善现!是菩萨摩诃萨未能开示、记莂、显了住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修学法相。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得此问时,若作是答:‘诸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正思惟空、无相、无愿、无生、无灭、无作、无为、无性、实际及余一切菩提分法,亦应方便如前所说善巧修学而不作证。’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已蒙如来、应、正等觉授于无上正等菩提不退转记。何以故?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已能开示、记莂、显了住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修学法相。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未能开示、记莂、显了住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修学法相,当知是菩萨摩诃萨未善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菩提分法,未入薄地[1],未如诸余住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开示、记莂、显了、安住不退转地。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已能开示、记莂、显了住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修学法相,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已善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菩提分法,已入薄地,已如诸余住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开示、记莂、显了、安住不退转地。”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颇有未得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能作如是如实答不?” 佛言:“善现!有菩萨摩诃萨虽未得不退转,而能于此作如实答。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虽未得不退转,而能修习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菩提分法,已得成熟,觉慧猛利,若闻不闻能如实答如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多有菩萨摩诃萨修行无上正等菩提,少有能如实答如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已善修治地,未善修治地而安住故。”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何以故?善现!少有菩萨摩诃萨得受如是不退转地微妙慧记。若有得受如是记者,皆能于此作如实答。善现!若能作此如实答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善根明利,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不能破坏。] 《圣般若摄颂·广释》之第四品释终 [1] 薄地:有两种解释。 一、意即卑贱下劣之位。指下贱之凡夫位。道宣之《净心戒观法》卷下云:‘薄地凡夫臭身隔陋,果报卑劣。’一般即引用薄地凡夫、薄地底下凡夫等语。薄有‘逼’之意,以凡夫居于诸苦诸惑所逼迫之位,故称薄地。又薄有‘博’之意,以凡夫之位广多,故称薄地“博地”。此外,净土宗将凡夫位分为内凡位、外凡位、薄地等三类,即三贤位称内凡,十信位称外凡,以下则称薄地。 二、为三乘共十地之一。十地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于此地中,三乘人观思惑即空,发六无碍智,断除欲界九品惑中之六品,由此欲惑轻薄,故称薄地。此与小乘之斯陀含果相同。《大智度论》卷四十九、卷七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