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293

第二百九十三课


二、观察有果无果而破:

今当阐扬执果先有先无论者,二俱不可由因生果。为显此义,故次颂曰:

若执果先有,造宫舍严具,
柱等则唐捐,果先无亦尔。
For those who assert effects exist, And for those who assert they do not exist, Adornments like pillars and so forth For a home are purposeless.

【词汇释难】

严具:用以庄严的种种资具。

唐捐:落空;虚耗;虚掷。

【释文】数论宗、说一切有部等即为执果先有论者是。如诸数论师所计:若法谓有,皆定有性,若法谓无,皆定无性。兼许无法不生,有法不灭。彼执无法实无所作故,以法能近取所取故,以功能方可施作功能故……谓生先即已有的果法。若谓先定无果者,则堕一切(非果)应从一切(非因)生之负处,是事则不然。以是因缘故,便作是念言:“定有者方可转变为果。”

诸有部师因恐畏自堕性从无因生之负处故,便妄计过、现、未三世中皆成有实体。所言和合体也只是暂时显现的果相而已,实非实质(新生)的果法。(所谓的果法也仅仅只是将)三世中先即已有自体的物质,通过因缘和合使其显露于现在的分位而已。并认为实无先无新生的物质。

胜论宗、经部、唯识宗等行人皆属执果先无论者之类。彼等意谓若果先有生果即成无实义故,凡有所生者,先必无果。

此中胜论师等则声称:由地等诸分极微和合生成两个以上别有实体的有分极微体。计执凡所生果先必无自体。

如是诸经部师等亦将:“如是,诸比丘!眼从未生而得生,生已复灭。”的契经圣教中,将前一句解读为是执果先无后生的能立。

诸唯识师等亦作是说:“森罗万象的一切(能、所)相识,其生因即是所熏习气成熟未成熟的差别所致。当现前阿赖耶识[1]上熏成习气的因缘成熟时,方能现起彼彼先无后有的(六)转识[2]。”

若事如是者,诸立论者的宗趣实则不出执果先有先无的二边戏论。以彼所宗皆许法体实有自相故。彼复除此计果先有、先无二边外更无余相可执。于此(执果先有、先无)二宗中,且说执果先有者,为造宫舍而布置种种用以严饰柱子、门闩[3]等的斜棂花格、飞禽图纹等众资具则成非理[4],因执其果——宫舍先即已有自体故。若谓尚有余相可成者,则堕先定无果论者之负处。

若执先定无果论者,柱等如说的严饰资具皆成毫无实义,以彼果法(宫舍等)先定无体故。谁也无法生成本无所有的石女儿,如是计执先定无果论者亦复无法成就宫舍果法。若汝意欲离斯过便转计谓言:不许全然无果者,便失先定无果的立宗。譬如,为造先有先无的宫舍,去严办柱等的严具皆成非理。如是亦应推知计果先有先无,苗芽与行业等一切内外诸法的能生因——种子与无明等皆成虚弃[5]

如若许法无自性论者所言:由于一切时处皆无有实法可得故,有、无等诸分别,以及有实体的法等则必无是处。故无任何被如前所说众过所染的机率[6],兼能成就一切(世出世间的俗谛)诸法。

凡所生者实非于生位前定有自体,以无自性故,生无实义故;亦非定无自体,以无自性故,无所从生故。是故诸有智者,理应舍离(有、无)二边而称许缘起生法。如是即能证成一切万法皆无自性。以是因缘故,且说不得立此去来二世实有自性。


[1] 阿赖耶识:含藏识。八识身之中,无覆无记的心王,是留藏习气、一切异熟及种子依存之处,功能了别对境自体。

[2](六)转识:眼等六根、缘色等六境所起了别辨认种种行相之六种心,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3] 门闩:拼音mén shuān,释义:指门关上后,插在门内使门推不开的滑动插销。

[4] 非理:拼音fēi lǐ,释义为不合常理;违背情理。

[5] 《中观四百论·破有为相品》云:

最后无而生,既无何能生?

有则本来生,故有岂能生?

[6] 几率:拼音jī lǜ,表示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

Copyright © 2022-2025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