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课 二、障蔽他人通达空性的过失: 若人不仅不信敬如说(性空)妙法,甚至障他见真实者,所获罪业其量无边。为显此义,故说颂曰:
【词汇释难】 诸有:此处指有些愚劣不善丈夫。 真实见:即指诸法真性见——了悟万法性空的见解。 【释文】所言“诸有愚痴人”者,即谓诸有妒忌、悭贪、懈怠、畏空或是憎背闻者等诸因缘。若人于诸力堪真性,可宣性空(般若深法)的法器众生,在见、闻真如空性时,从中作梗障他修证实相者,势必要坠堕恶道而无由获得增上生道的人、天善趣者,如何可言是人还有(决定胜道的)涅槃可证耶?是(作障者)于自他的相续还有什么损恼未作耶?因为是人已经障蔽了,正在(有情)心续中冉冉升起,光明普曜十方法界,威德三世增盛不衰,日日为伏无明暗聚,尽显无余有情心相的智慧明灯故耳[1]。 【释义】那些愚痴无知不能接受空性法者,不但不能趋入涅槃,就连往生善趣的因缘,往往也会因此而丧失。愚痴者以邪见三毒[2]的覆蔽,不但自己不能理解接受空性,甚至还会对空性法门生邪见诽谤,对别人讲传、闻思修习空性法,也生起嫉妒、嗔恨烦恼,由此以种种恶行障碍他人对实相空性法的讲习,这种情况在末法时代尤为普遍,而其恶业后果十分严重。 甲操杰论师在《中观四百论释·善解心要论》中说:“诽谤缘起离戏论的空性法,比杀人的罪过还大。” 《究竟一乘宝性论·校量信功德品》云: 应畏谤深法,及谤法知识, 决定令人入,可畏阿鼻狱。 般若空性深法是三乘菩提[3]果的根本,若障他人讲习,决定会造极大罪业,由此无由得生人天善趣,更何况能入解脱安乐之境呢?故不欲自欺欺人,不想空耗人身宝者,对此应当谨慎,即使自己不能了知空性,也不应为他人讲习空性正见制造障碍。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见品》云: [复次,诸有信求无倒解脱,或性贤善[4]、或由慧力,将修真实见方便时,若于其中为作障碍,所获罪业其量无边。为显此义,故说颂曰: 诸有愚痴人,障他真实见; 无由生善趣,如何证涅槃? 论曰:真实空见是证圆满无上智因,又是永灭一切无义涅槃方便。此方便道是不思议功德生处,由是展转疾[5]证菩提。不住涅槃利乐无尽,随其所化无量有情根性不同,安立种子及成熟等利乐无穷。诸有愚人,由无明闇覆自慧眼不见真空,复以邪说及余方便,障他所修如前功德,彼获罪业无量无边,唯有如来能知其际。由重恶业染坏其心,后生善趣去之甚远,随眠缠缚相续坚牢,种种业因能为重障,方便顺忍[6]尚不得生,正见涅槃如何可证?知障正法罪业既深,智者应当自防勿犯。] [1]《究竟一乘宝性论·校量信功德品》云: [问曰:以何因缘有此谤法? 答曰:偈言: 愚不信白法,邪见及憍慢, 过去谤法障,执著不了义, 著供养恭敬,唯见于邪法, 远离善知识,亲近谤法者, 乐着小乘法,如是等众生, 不信于大乘,故谤诸佛法。 智者不应畏,怨家蛇火毒, 因陀罗霹雳,刀杖诸恶兽, 虎狼师子等,彼但能断命, 不能令人入,可畏阿鼻狱。 应畏谤深法,及谤法知识, 决定令人入,可畏阿鼻狱。 虽近恶知识,恶心出佛血, 及杀害父母,断诸圣人命, 破坏和合僧,及断诸善根, 以系念正法,能解脱彼处。 若复有余人,诽谤甚深法, 彼人无量劫,不可得解脱。] [2] 三毒:拼音sān dú,佛学名词。指一切痛苦的根源——贪、嗔、痴。贪为饿鬼之源,嗔为地狱之源,痴为畜生之源。愚痴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一个。 [3] 三乘菩提:即三乘行人修证所得的果位,即声闻菩提、辟支佛菩提、佛无上菩提。 [4] 贤善:拼音xián shàn,意思是贤明善良。 [5] 疾:拼音jí,快,迅速:疾步。疾走。疾进。疾驰。疾足先得。 [6] 顺忍:五忍之一。(名数)《仁王经》所说。一、伏忍,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间,未断烦恼种子,而制伏之不使起之位也。二、信忍,于初地至三地间,既见法性而得正信之位也。三、顺忍,于四地至六地间顺菩提道而趣向无生果之位也。四、无生忍,于七地至九地间悟入诸法无生理之位也。五、寂灭忍,于第十地及妙觉间诸惑断尽而涅槃寂灭之位也。忍者忍可,或安忍之义,决定其理无移动之念也。 旧译《仁王经·教化品》曰:“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下,名为诸佛菩萨修般若波罗蜜。” 同《嘉祥疏》曰:“伏忍上中下者,习忍下,性忍中,道种忍上,在三贤位。信忍上中下者,初地下。二地中,三地上。顺忍上中下者,四地下,五地中,六地上。无生忍上中下者,七地下,八地中,九地上。寂灭忍上下者,十地下,佛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