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sbsgs327

第三百二十七课


四、导入真性的次第:

问曰:由见有损毁正见的危险性故,于此在尚未确立一切(所化)法器的(根性、志乐等)诸差别相之前,亦不宜于非法器的众生前开显此空无我正见。因为于斯辄宣(空无我妙理)唯增恶见不饶益行而已。

如偈颂曰:

为愚辄说空,邪执不寂灭,

如蛇饮乳汁,徒增诸毒害。

世尊于《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中亦说:

“如是,迦葉!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迦葉!譬如医师授药令病扰动,是药在内而不出者。于意云何?如是病人宁得差不?”

“不也,世尊。”

“是药不出,其病转增。如是,迦葉!一切诸见唯空能灭,若起空见则不可除。”故次颂曰:

愚宁起我执,非说无我理,
一者向恶趣,胜者趣涅槃。
For the unreceptive, conceptions of a self are best; To teach them selflessness is not. They would go to bad rebirths, While the extraordinary attain peace.

【词汇释难】

玄奘大师译《大乘广百论·破见品》云:

宁彼起我执,非空无我见,

后兼向恶趣,初唯背涅槃。

一者:指一般诽拨因果正见的人。

《宝行王正论·杂品》云:

若法非正了,即害不聪人,

由不如执此,堕邪见秽坑。

人识法不明,由自高轻法,

起谤坏自身,下首堕地狱。

譬如胜饮食,偏用遭危害,

若如理量食,得寿力强乐。

若偏解正法,遭苦亦如此,

若能如理解,感乐及菩提。

智人于正法,舍谤及邪执,

于正智起用,故成如意事。

胜者:指胜过一般凡夫异生而能堪受性空般若实际的尊胜者。

【释文】“愚宁起我执,非说无我理”者,所言“愚”者,意谓对空无我法极乏胜解,特别喜欢依附于非法不正的恶见我执而随趣误入我见稠林[1]中的愚夫。于此愚人由于可以防非止恶故,宁愿班宣起我执的(人天)法尤为妙哉。由于如此之人贪执吾我,希慕吾我的利乐而对严禁恶行之善法则深表称心赞同。从而弃恶从善,是人则容易晋升善趣(人天)。若时宣说空无我妙理,此诸弃舍性空(正见)或是颠倒恶取空义的愚夫,是则会因此而败坏自己的身、语、意三门相续。以是因缘,故次颂曰:“一者向恶趣,胜者趣涅槃。”颠倒恶取空无我正见的愚夫,一向直奔恶趣而不及寂灭涅槃。非浊骨凡胎[2]的胜者则必趣涅槃圣果而非恶趣。“浊骨凡胎”者,即是愚者的诨名。

复问:何谓浊骨凡胎?

答曰:即颠倒恶取空义或弃舍空理者是。为遣浊骨凡胎故说:“非浊骨凡胎”。所言“非浊骨凡胎”者,意谓胜者。唯仅班宣空性,则能令彼浊骨凡胎堕坠恶趣,然彼胜者则直趣毕竟涅槃圣位。由见空性如相而弃舍对一切万法的贪执,从而永尽一切业惑之聚而必至涅槃圣位。

复次,浊骨凡胎者由于闻受无我法理,便舍谤空理或是颠倒恶取空义故唯趣恶趣。若人不闻(性空)无我法,是人由因修集福业因缘而往趣乐趣(人天)。

【释义】在传授空性正见时,善知识应当观察弟子是否为清净成熟的根器。对根器因缘不成熟者,宁可让他起我执,对他宣讲一些世俗正见,人天乘的有我法,这样可以使他往生人天善趣,也不可对他宣说无我正见,一切法空无自性的正理,否则,反而会令他受到损害。

如颂云:

若对愚者说空性,当成颠倒不涅槃,

如饮金翅龙王乳,反令毒害更增长。

因为非法器者,在闻到空性法义后,会生不信诽谤,或者执诸法完全无有的断空见,由是而损坏善根,对其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所以,若不观察根器而传授空性法,过失与利乐二者都可能会有。一者,若对方不堪为法器,对空性正法生诽谤或生断见,由此则会堕向恶趣。二者,若对方堪为法器即能善巧通达空义的利根者,才能真正依空性法,决定趣向涅槃。执空性实有的断见,其过失非常大,佛经中说过:“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

《摧毁业障经》中云: “对空性产生实有想,即为障碍。”

龙树菩萨于《中论·观行品》中言:

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

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因此,于传授空性法之前,必须谨慎观察,若对方是不堪空性狮乳的劣器,当先以世俗谛的法门引导,不令失坏善根,于根器成熟后,方可进一步授以胜义谛妙法,如是方能令他趣向涅槃。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见品》云:

[复次,诸法真理何者是邪[3]?谓一切法空无我理。若尔此理亦有过失。所以者何?如有一类闻空无我,谓法皆无,诽拨一切因果正理,乃至断灭一切善根。此自见有过,非空无我咎。由恶取空妄起邪见,行诸恶行空无我理,心言不测非彼所证。愚夫闻说诸法皆空,不知圣意,便拨世俗因果亦无,灭诸善法。此岂是空无我过失?圣说空教有何意耶?为遣一切虚妄有执。若尔亦应说诸法有,为遣妄执诸法空故。实尔若有执诸法空,如来亦说诸法是有。既为遣执说有说空,诸法真理为空为有?诸法真理非有非空,分别戏论皆不能及。何缘圣说非虚妄耶?为除邪执故非虚妄。空有二教俱能除执,何故如来多说空教?以诸有情多分执有,生死多分从有执生,是故如来为除有执灭生死苦,多说空教。若空若有皆是教门,何故前说空为真理?方便假说亦不相违。又此空言是遮非表,非唯空有亦复空空,遍遣执心令契诸法非有非空究竟真理。诸法真理实非空性,空为门故假说为空。真理非空,空为门者,真理非有,应有为门。随机说门,有亦无过。然其门义顺在于空,有有有等皆顺执心,空空空等皆违妄执,故有智者闻说空言,应离一切有无等执,悟法真理非有非无,勿起有无分别戏论。

复次,劣慧者前不应辄说空无我理增其恶见。所以者何?故次颂曰:

宁彼起我执,非空无我见;

后兼向恶趣,初唯背涅槃。

    论曰:彼谓世间诸劣慧者,我执即是萨迦耶见,其我所见亦带我执,故我执言亦摄彼见。我执虽复不称正理,而宁彼起过失轻故。空无我见虽称正理,然彼不能如实了达,因斯诽拨诸法皆无,过失重故宁彼不起。云何此二过失轻重?谓初我执唯背涅槃,后恶取空兼向恶趣。彼劣慧者恶取空时尚厌善根,况诸含识。彼由厌背善及世间,断灭善根损害含识,非唯弃背清凉涅槃,亦持自身足地狱火。起我见者无如是事。所以者何?彼贪我乐欲我离苦,不造众罪广修诸福,脱诸恶趣不失人天,但怖涅槃不证解脱。故契经说:“宁起我见如妙高山,非恶取空增上慢者,”若尔诸法空无我理隣近险趣,圣不应说。]


[1] 稠林:拼音chóu lín,梵语gahana。又作谜。即密茂之森林;佛教比喻众生邪见烦恼,交络繁茂,犹如稠林。《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入邪见之稠林。”

[2] 浊骨凡胎:拼音zhuó gǔ fán tāi,凡人的重浊躯体。指尘世之人。

[3] 邪【大】,耶【宋】【元】【明】【宫】

Copyright © 2022-2025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