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颂广释·破有为相品

第四百零四课


三、观察生时而破:

以无生时故亦应不名有生。为明此义,故次颂曰:

『353』

此时非有生,彼时亦无生,
此彼时无生,何时当有生?
There is no production at that time, Nor is there production at another. If not produced at that time nor another, When will there ever be production?

【词汇释难】

此时:指果已经生成之时。

彼时:指果尚未生成之时。

【释文】若芽已至自位时,果既已成自体故,此时则非有生。若此芽苗未至自位的彼时,亦应无生。未成者,以无所依故,应无生用可得,是则彼时亦应无生。半成半未成之正生时,由堕于所说二失之负处故,此彼俱许时亦应无生。若时如是三时俱无生相,离此三时更无生时可得故,何时当得名有生相耶?其义即谓:无处亦无时,法亦无所生。

【释义】从时间上观察,所谓的因生果也不会成立。比如说,从种子生起芽体的过程进行观察:若果芽自体已经有的时候,此时不会存在生,生已无需再生故;如果果芽自体无有的时候,彼时亦不存在生,以无有自体的法如同兔角、龟毛,不会有生的功能存在。而在种因生起果芽的过程中,除了果芽已生与未生两阶段外,并无其余的时间段,即不会有另外的生时存在。因此人们所谓的因生果,只是一种没有观察下的模糊认识,若加分析,其实于任何时也不存在真实的生。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有为相品》云:

[复次,诸法生时义不成故,不应定执诸法有生。所以者何?故次颂曰:

此时非有生,彼时亦无生;

此彼时无生,何时当有生?

论曰:果已有时,其体有故,如本有法,应不名生。果未有时,其体无故,如定无法,亦不名生。又诸果法用起名生,其体既无,用依何立?又能生果故说名因,果体既无,因何所起?既无所起,因义不成;因义不存,果从何出[1]?除此二位更无生时,故定无生,如虚空等。又若执法体恒是有,定不名生,无所起故。用虽有起,此在未来,无故非生。现在已有,自宗不许。除此二位无别生时,是故无生其理决定。

或胜论执多实为因,积集共生一合德果,阙[2]众缘时未有合德,由是故说此时无生。具众缘时已有合德,由是故说彼时无生。以初合时合体有故,应如后位不得名生。后位已生不重生故,可不名生。初位不然,名生何咎?后若不生,果应违实。而汝不许果实相违、障破[3]相违,合德违业不违于实,前已略明。除此彼时更无异位,是故合德决定无生。如是色等依托实因,实未有时果体未有,由是故说此时无生。实已有时果体已有,由是故说彼时无生。以初有时色等有故,应如后位不得名生。离此彼时更无别[4]位,是故色等决定无生。如是合德障碍重等,令其不生坠堕等业,此能障体有时无时彼业不生,准前应说。离有无时更无异位,故坠等业决定无生。

或数论执,乳等因变成酪等果故说名生。因体有时因性未变,由是故说此时无生。若于尔时因性已变,便失因性,应不名因。果体有时因即成果,由是故说彼时无生。若于尔时果体生者,应异法起非即因成。除此彼时更无异位,是故酪等决定无生。自性等因成大等果,准此推究皆非有生。]


[1] 出【大】,而出【宫】

[2] 阙:拼音quē,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阙阙。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阙疑。

[3] 破【大】,碍【宋】【元】【明】【宫】

[4] 别【大】,异【宋】【元】【明】

Copyright © 2022-2025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