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课 四、观察自体他体而破: 问曰:乳成酪法说名为生者。此亦不然,乳中无酪法可得故。且不应说正处于乳汁性相的乳液能生于乳法,因彼仍处于乳相的自体中故。以是因缘,故次颂曰: 『354』
【词汇释难】 自性:诸法各自的本性。 【释文】譬如生于正处于自体性中的乳汁而言,其生义既为无用。如是于已处于与乳相别为他体性的酪法而言,其理亦然,亦无生义。是故不应谓言乳等因变成酪等果。若法已至酪位时,是则不名为乳;若法仍处于乳位时,是则不名为是酪法故。谓言乳成酪法者,其理不然。 【释义】从自体生或他体生的角度抉择,所谓的生也不会实有存在。如果说某法生于自体,比如说牛奶从牛奶中出生,这种过程中其实并不存在生,牛奶住在自体位时,无需生于自体性。观察此世间的一切事物,从自体生自体的现象,绝不会有存在,这是任何一个智者都会清楚的事实[1]。 不但自体生自体的现象不存在,同样,某法以他性的因而生,也是不成立的。比如人们常以为牛奶可以变成酸奶,两手掌的摩擦中可以出生热量,牛奶与酸奶,摩擦与热量都是不同体性的法,而二法体性相异,即不会有真实生起的可能性,否则应成火能生黑暗,稻种生麦芽的过失[2]。 堪布阿琼于注疏中云:如牛奶变成酸奶,二者体性是一还是异?若许二者体性相异,牛奶舍弃其本性,而成为酸奶,如是牛奶已毫无存在,也就不能说由他性的牛奶生起了酸奶;若说二者一体,牛奶即是酸奶,又怎么会存在生起变化呢?无论如何分析,真实的生义于自体、他体皆不可能成立[3]。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有为相品》云: [复次,所生无故,生义不成。所以者何?故次颂曰: 如生于自性,生义既为无, 于他性亦然,生义何成有? 论曰:说常有宗色等五蕴,数论外道乐等三德[4],诸法生时不令自性有变异故,生义不成。法未生时,一切生用皆未有故,生义不成。诸法生时,不令他性有变异故,生义不成。诸法生已,一切生用皆已息故,生义不成。不可说言色等乐等相用有变故说名生,以于生时性与相用若一若异,过等违宗。亦不可言色等乐等自性有变故说名生,勿于生时色等乐等变成受等苦等自性。 有作是言:果先有论有前失故,生义可无;果先无论因缘和合果体将成,生义应有。果将成时其体未有,如何可[5]说果从缘生?知因有能当成果体,如言煮饭故说果生。若尔生名应假非实,色等生时犹未有故。如是假说理亦无违,以生时无后方见故。若尔见位乃可名生,以于见时方说生故,如何不了言理而问?虽见时说非见时生,说因见生非因生故,何故生时无有此见?以见无故,知生时无。如何不知义理而答?岂不见无名为无见,何得以问而作其答?若尔应有问答无穷,无见见无,言无尽故。又亦不可说无为生,无似空花违生理故,至现有位亦不名生。有似无为违生理故,所生无故,生义不成。] [1]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中云: [云何知不自生。 颂曰: 彼从彼生无少德, 彼谓有生作用正生之芽,从彼谓从正生之自体,故芽之自体非从芽之自体生,即是此宗之义。自体已有,再从已有之芽体出生,毫无增上功德,前已有故。 此自生宗亦违正理。 颂曰: 生已复生不应理,若计生已复生者, 此应不得生芽等……………………。 若计种子生已复更生者,则以何事遮彼种生而令生芽,彼种子复生既无障碍,则芽、苗、茎等于此世间应皆不得生也。 复有过失。 颂曰: 尽生死际唯种生。 理如前说。] [2]《入中论·菩提心现前地品》云: [此他生义不能成立,违教理故。今说违理过。 颂曰: 若谓依他有他生,火焰亦应生黑暗, 以是他故。然此非可见事,故此非有。 如《中论》云: “因果是异者,是事亦不然, 若因果是异,因则同非因。” 复有过失,颂曰: 又应一切生一切, 应从一切是因非因,生一切是果非果之法。何以故? 颂曰: 诸非能生他性同。 如能生之稻种,是自果稻芽之他性。诸非能生之火炭、麦种等,亦是他性。稻芽既从他性之稻种而生,亦应从火炭、麦种等而生。又如稻芽既从他稻种而生,则瓶衣等法亦应从彼生,然无是事。] [3]《中论青目释·破行品》云: [问曰:若是法即异,有何咎?如今眼见,年少经日、月、岁数则老。 答曰: 若是法即异,乳应即是酪; 离乳有何法,而能作于酪? 若是法即异者,乳应即是酪,更不须因缘,是事不然。何以故?乳与酪有种种异故,乳不即是酪,是故法不即异。若谓异法为异者,是亦不然,离乳更有何物为酪?如是思惟,是法不异,异法亦不异,是故不应偏有所执。] [4] 乐等三德:萨埵、剌阇、答摩三德:即数论宗所主张自性或主物的喜、忧、暗三德。 [5] 可【大】,言【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