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颂广释·观有为相品

第四百一十课


五、观察三时而破:

即由此理,亦应无生。于三世中生理皆不得成故。为明此义,故次颂曰:

『359』

如现在诸法,不从现世起,
非从未来生,亦非从过去。
A present thing does not Come into existence from itself, Nor come into existence from the future, And also not from the past.

【词汇释难】

玄奘大师译《大乘广百论·破有为相品》云:

现非因现起,亦非因去来,

未来亦不因,去来今世起。

【释文】就此现在果体,不从现在因法得起,因果同时理不得成故,异物同时,因果义不成;非从未来因生,以未来因,自体尚未生成故非有;亦非从过去因得生,以过去因已灭非有故。若事如是于(过、现、未)三世中俱无所起时,即名自性无生[1]

【释义】诸法若有生,必定会有生起的时间,而从过去、现在、未来观察,现有诸法皆不可能有生。首先观察现在诸法,不会在现在生起,因为现在诸法已经产生了,如果还需要生,即有无穷、无义等多种过失,也应成因果同时的过失。然后现在诸法,也不可能在未来时生起,未来时生起的法,不会现在即存在。现在、未来皆不会有现在法的生,那么现在诸法是否在过去生起呢?如果不观察,世间大部分人都会如是承认,然而过去已经灭尽,如同虚空或梦境一般,这样的法又怎么会有生呢? 如果诸法都是在过去生起的,即应成为昨夜梦境一般的无实法,而不会是自性实有之法。如是从三时观察,真实的生何时也不存在。

龙树菩萨于《中论·破三相品》中曰:

生非生已生,亦非未生生,

生时亦不生,去来中已答。

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皆无有真实的生,以此即应了知,于凡夫分别心识前所显现的生灭诸相,唯是梦幻无实之景。若能以智慧了知此无生实相,人们于世间中的种种痛苦烦恼实执,即会渐渐淡薄而减少。故诸学人,当于此无生法门生起定解,以大信心而精进修习。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有为相品》云:

[复次,果体若生,必依过去、未来、现在因体而生。然皆不成,故次颂曰:

现非因现起,亦非因去来;

未来亦不因,去来今世起。

论曰:现在果法非现因生,因果同时理不成故。虽形影等因果同时,是假非真随俗而说。去、来二世已灭、未生,体相是无因用非有。又现在法体相已成,岂更藉他三世因起?未来果法不因去、来,已灭、未生无因用故。岂不现在将欲灭时,有体为因生未来果?未来无体,生何所依?若言未来生时有体,应名现在,何谓未来?汝不应言生即是有,亦不可说有即是生。有若即生,生应现在;生若即有,有应未来。有在未来,未来应现在;生居[2]现在,现在应未来。则违汝宗世相揩[3][4],亦违自说生在未来,故不可言现在将灭为因,引起未来果生,生时有无皆有失故。]


[1]《中论释·显句论·观和合品》云:

 [接触如何不存在呢?下面说明:

若言过去因,而于过去果,

未来现在果,是则终不合。

 过去果与过去因永远不会一起接触,因为两者时间都是过去,已不存在。过去果永远不会与未产生的(未来)因接触,因为已灭与未生两者都不存在并且是不同时间。过去果与现在产生的(现在)因也无有接触,因为时间不同,果已灭己不存在,如同石女儿与天赐。

 如同过去果与过去因、未来因、现在因永远不会一起接触一样,现在果与三时的因也无有一起接触的情况,下面说明:

若言现在因,而于现在果,

未来过去果,是则终不合。

 现在正产生的果不会与未来的因、过去的因一起接触,因为时间不同。现在的果也无有与现在因一起接触的情况,因为因果不存在同时并且已有再接触无义,已有的法相互不观待,再接触又何必呢?所以无有接触。

 现在说明未来果如何与过去因、未来因、现在因无有一起接触之理:

若言未来因,而于未来果,

现在过去果,是则终不合。

 未产生的果还不存在,它与时间不同的现在因及过去因不会一起接触,因为时间不同。也不会与未来因一起接触,因为两者都不存在。

 一切情况下因与果二者都不会接触,下面说明:

若不和合者,因何能生果?

若有和合者,因何能生果?

 由于没有接触故因不生果,如石女儿。如果认为:有接触,因生果。

 驳:那也不合理,因为三时中都得不到接触。如果认为:因与果二者无论如何都接触。

 驳:“若有和合者,因何能生果?”即便是有接触,因又如何能生果呢?因为与果同时并存,再生无义,而且不是同时并存接触也不合理。]

[2] 居【大】,若【宋】【元】【明】【宫】

[3] 揩【大】,楷【明】

[4] 楷定:拼音kǎi dìng,(术语)正决定也。

Copyright © 2022-2025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