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课 二、摄义: 又若诸法有定性,事应不失其性故,生性应无未得欲得之相故,即成有所从来;灭性亦无得有所失之相故,应成去有所至。是事则不然。 如世尊于《杂阿含经》中曰:“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1]。” 复次,《圣象妙力经》云: 设若诸法有自性,则佛声闻应知彼, 恒常之法不涅槃,智者永不离戏论。 以是因缘,故次颂曰: 『360』
【词汇释难】 玄奘大师译《大乘广百论·破有为相品》云: 若具即无来,既灭应非往, 法体相如是,幻等喻非虚。 【释文】若法“生既无所来,灭亦无所往”者,是则必无自性。 问曰:若彼无自性,当言有何性耶? 答曰:应言有可作为染净之因,似同幻象化马之缘起性。此诸颠倒迷乱的婴愚小儿将此(缘起法性)计执谓有自性。然诸圣者则能明达如化、如焰无自性的称法实际。 《月灯三昧经》云: 不见有其生灭法,所谓众生及寿命, 诸法体空犹如幻,非彼外道所能知。 又如颂曰: 观法悉知如幻术,亦如梦事及浮云, 若能如是推法性,圆满正住善习行。 若人妄计我我所,如是执著微细法, 滞住无智生怖畏,如是贪嗔痴亦然。 释迦太子知诸法,实无自性乃缘生, 其心犹若太虚空,善见无缚亦无解。 论主(圣天菩萨)也因依缘圣智而显明谛思妙观的胜果故,颂曰:“如是则三有,如何非如幻?”若能如实正见缘起法理,则知法法如幻所为而非虚词诡说的石女儿。若时以此推求,意欲拨无生相来显明有为无生者,是则不应喻法如幻事,应譬诸法如石女儿。然今忧恐拨无缘生法理故,不举石女儿为喻,反举不能违害(缘起法理)的幻事等为喻。故知圣见生死如幻都无实义时,即能于此毕竟都无实义的生死永绝一切贪执,萧然自在永离系缚,名曰解脱。些则终无些许非理不适之处。此说未曾损减缘起法尔故,是则不坏一切世俗言路。若能如实明达实相,即能成就(萧然自在永离系缚的)解脱胜位。 【释义】诸法若实有体性,那么生时应如月从东出,有所来之处,其灭也应如月落西山,有所去之处。而实际中,于诸有为法一一观察,生起时其本体无有来处,灭时其本体也无有去处,佛经中云:“佛言,诸比丘,如是眼之生起无所从来,灭亦无所往。”此处以眼为喻,其余诸法也莫不如是。比如说种子、阳光、水肥等众因缘中,皆无苗芽,这些因缘聚合时,苗芽却宛然而现,就像幻术所变现的事物般,从空无之中藉因缘突然显现,并无实实在在的来处;当因缘不具时,苗芽也悄然而灭,其本身销迹无余,没有去任何他处。若加理智分析,三有中的一切法皆是如此,因而这样的法,为什么不是如幻无实呢? 佛在《般若二万颂》中说过:“诸法如幻,自性未生,不灭,无来者也。”“善现!一切法如梦如幻,涅槃亦如梦如幻;较涅槃有胜法者,此亦如梦如幻。” 中观宗所说的诸法如幻,是指诸法本无自体,唯是缘起之义。以性空之中不灭缘起故,诸法虽无本体,然非同于石女儿、兔角、龟毛等毕竟无有之事,而是于因缘聚合中,有如幻因果诸法显现,此即缘起性空的正义。其他种种执诸法实有,或执中观空性是断灭缘起等等,这些皆是毁谤缘起堕恶趣的邪见,应当如唾弃不净物一样舍弃。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有为相品》云: [复次,有说:未来体相具有,由此生用得有所依,生迁未来令入现在,灭迁现在令入过去。为破彼言,故说颂曰: 若具即无来,既灭应非往, 法体相如是,幻等喻非虚。 “若具即无来,既灭应非往。” 论曰:犹如现在体相具[2]故,未来不应来入现在。或应未来非现等故,体相不具,犹若空花。又应未来非现在故,犹如过去不入现在。又若未来体相已具,应无生用,犹如现在。或未来世生用应无,以非现在,犹如过去。色等诸法虽居现在,定当灭故亦名为灭。此现在法不往过去,时定异故,犹如未来。又现在法应如过去,不往过去,由非未来。又过去时,非现所往,如未来等世所摄故。现在亦非未来所入,世所摄故,犹如未来。过去未来,非现等故,应如兔角体相俱无。未来体无,生依何有?故不应执色等果生,生既是无灭亦非有,但随俗说有灭有生,似有而无犹如幻等。为显此义,复说颂曰: “法体相如是,幻等喻非虚。” 论曰:色等诸法前后际无,现不久停犹如幻等。又色等法若从缘生,如幻所为皆非实有。非缘生者皆似空花,性相俱空,不应言有。法既非有,生等定无,如何可说生迁未来令入现在,灭迁现在令入过去?] [1]《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中第三三五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养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2] 具【大】,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