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颂广释·破有为相品

第四百一十二课


二(总破生住灭三相有自性)分四:一、观察次第同时破三相有自性;二、出相无穷过而破;三、观察一异而破;四、观察自性有无而破。

一、观察次第同时破三相有自性:

如是已说(所相)有为即如幻事,今应当说能相(生、住、灭三)亦无自性,故次颂曰:

『361』

生住灭三相,同时有不成,
前后亦为无,如何当有生?
Production, duration and disintegration Do not occur simultaneously. If they are not consecutive either, When can they ever occur?

【词汇释难】

玄奘大师译《大乘广百论·破有为相品》云:

生住灭三相,同时有不成,

前后亦为无,如何执为有?

【释文】且说生、住、灭三相,彼此自相违反故,于一刹那中同时俱有者,其理不成;前后次第而起亦应为无。二二既为无,一一则不起[1]。由于离此前后次第有与同时有之外,不见更有可立能相(生、住、灭三相)之因理故。即说颂曰:“如何当有生?”

【释义】有为法的能相——生、住、灭三相,唯是世俗现象中的假立名言,实际中不可能成立。如果三相自性成立,必然要有它们合理的存在方式,从存在时间上观察,三相若成实存在,那是同时存在,还是次第性的存在呢?一般人都会知道,诸法在生的刹那,不会有住、灭,在住的刹那也不会有生、灭,在灭的刹那不会有生、住,生、住、灭三者的名言本性不同,故不可能同时存在。三相在同时不能成立,而前后次第也不会成立,虽然在世俗中,人们都说在一个法上,有生、住、灭三相,然而这只是于相续假法上所建立的名言。诸有为法皆是刹那变迁的无常法,某法生起后,至第二刹那其本体即已灭坏,进入所谓的安住后,所安住的其实是另一个法,而变灭也是如此,三相所依的并非是一体法,故不能成立三者于一法上能真实次第存在。再者,也可观察,若三相实有自性,有自性之法则不应变为他性,如是生相应恒存不灭,住、灭二相也应如是,而现实中恒有生、住、灭三相的法,谁也不可能找到,故生、住、灭三相于实际中不能同时俱存,也不会有次第存在。总之,生、住、灭三相唯是名言假立的幻相,如同梦中诸法的生灭变迁一般,本来非有,故无论怎样观察,也得不到丝毫的真实性。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有为相品》云:

[复次,生、住、灭相前后同时,理俱不成,故不应执。所以者何?故次颂曰:

生住灭三相,同时有不成,

前后亦为无,如何执为有?

论曰:一体一时有众多相,互相违反,理必不成。若执同时体应各异,既执体一应不同时。执不同时,亦不应理,所相体一如何异时?法体生时,住、灭未有,至住、灭位,生相已无,而言体同,极为迷谬[2]。若言前后相异体同,善恶色心体应是一。然舍前相后相起时,体与相同,应有舍得,如何可执前后体同?三体不同,亦不应理。以生、住、灭遍诸有为,三体如何各唯一相?许各一相,理亦不然。灭体无生应非因起,生体无灭应性是常,住无灭生应非蕴摄,若许一一复有三相,有如前过或复无穷。同时、前后三相不成,更无异途,如何执有?]


[1]《中观四百论·破有为相品》云:

初中后三位,生前定不成,

二二既为无,一一如何有?

[2] 迷谬:拼音mí miù,意思是迷惑谬误。

Copyright © 2022-2025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