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颂广释·破有为相品

第四百一十八课


二(广释)分四:一、观察生时义而破;二、破许去来之间住的法为正生时;三、破许已生前位的法体为正生时;四、破许未生为正生时。

一、观察生时义而破:

复次,若计实有正生时,今应征问:为作生时体?为不作生时体?二俱有过。为明此义,故次颂曰:

『367』

作为生时体,则不成生时,
不作生时体,亦不成生时。
That which has the nature of presently being produced Is not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Nor i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Which lacks the nature of presently being produced.

【词汇释难】

玄奘大师译《大乘广百论·破有为相品》云:

生时若是果,体即非生时;

生时若自然,应失生时性。

【释文】正生时的法体,由于正处于生时体的自本相故,是则不须更有所作。若法不作生时体,亦应不成为是正生时,以法尚未作成生时体故。如法作为生时体,是则不须更作生时体;如是若法不作生时体,亦应不成有正生时。既无生时体,应无正生时。

【释义】若正生时有自性,那么正生时是正在造作生时体,还是不造作生时的体?若许正生时正在造作或说以作业形成生时的体,那么正生时本体应该还没有产生,以正在造作的原故。而本体尚未产生,又怎么能说正生时有自性呢?若许正生时不需为生时体造作,既无有生的作业,即不能成立为正生时,因正生时是正在生起的时候,理应有生起果的作业。以观察生时是否在为生起本体而作业,即可很明了地知道生时生不会真实成立,以生时造作体或不造作体都不可成立为正生时。人们常常认为,正在造作某法的本体时,即是该法的正生时,其实这是没有观察而生起的错误观念,若需要造作,其本体即不应许为已生,而本体尚未有,又怎么会有该法的生呢?如同石女儿,其体未有,故也无有生等诸相。

《大乘广百论·释论·破有为相品》云:

[复次,应问迷徒:生时自性为因缘起?为是自然?初且不然,故次颂曰:

生时若是果,体即非生时;

生时若自然,应失生时性。

“生时若是果,体即非生时。”

    论曰:若生时体从因缘生,即非生时,已有体故。未来将起故名生时,未来体无,说谁为果?若言此位观待当来,至现在时名为果者,亦应说近,何立远名?如是生时非已生故,如未生位非实生时。又此生时时远摄故,如已灭位,何谓生时?若言生时体虽未有,众缘会故已得近名,同是未来体俱非有,余远此近差别何缘?亦违汝宗去来皆远,故汝所执但有虚言。后亦不然,故次颂曰:

“生时若自然,应失生时性。”

论曰:若生时体非因缘生,应是无为,失生时性。若非缘起得名生时,一切无为应生时摄。又非缘起应类空花,体既是无,岂生时摄?若体非有名作生时,即一切无应生时摄。是故诸法无实生时。]

Copyright © 2022-2025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