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释·明句论 第一品 观缘品

第二十四课

·

若作是念言:我等仅仅只是把量、所量的世间名言用于论中罢了。若尔者,则应申明须用量、所量等的必要性。

若谓:诸论议师[1]说相颠三倒四[2],为了破邪显正,我等才要言明真相法。

答曰:此亦不然,设许世间真有因从邪论议师颠倒说相而得的所相颠倒者,即为此(破邪显正)事而励精图治[3]则应图有所益。事实亦非如此,故此精勤唐劳其功,不果所愿。

又,若许因量知所量,仍不离《回诤论》中所言:

量能成所量, 所量能成量,

  若义如是者, 云何能相成……

等如说众过[4]故,不得如实真显其相法。

复次,若就自相[5]、共相[6]二相法说言二相者。今当征问:“完具是二相的可相事[7]究竟为有?为无耶?”若时谓有可相事,是则因从彼等(可相事)方成有所量故,云何因从二量[8]?若时谓言无可相事,是则以无所依故亦复不成有能相故,何得言有二量耶?

如《中论·观六种品》中说:

相法无有故, 可相法亦无;

可相法无故, 相法亦复无。[9]

   复次,若亦不就此能相而得名是相法者,究竟何事可名是相法?

答曰:基本上就作用与可作的事体而言,由于作用能相其事故,名作用是相法。即便是如此,亦复无法用此作用能相其事,因为用以能相的作用与可相的事体即名是若离相故,仍有其过,终不能免[10]

若作是念言:“因是此用令知其事故,此(用)亦可摄在自相中,故无此过者。”

答曰:此谓如用相法能相事相,即同地名坚相,受名领纳相,识名各别了境相。诸法各别与众不同的自体相即名是自相[11]。弃之不说于此息息相关或众所周知[12]的简别相,若许能成相或是能了相名能相故。是则应言但有自相方能相可相事,自体的其余相法则应是用相的特性。此中若谓了相能作自相者,是则应离了相有(可)事相故,仍有其过,终不能免。

若作是念言:“为识所了,类属地等的坚等相,即名是用相,此(用相)亦不离于自相。”

答曰:若事如是者,(可相事)非从了相所了故,不得名为是所量。仅有用相自相者方名是所量。以是义故,理应言明:“所量有二,谓自相、共相。少分自相可名是所量,如言‘为其所相故’。少分自相则不名是所量,如说‘以此能相故耳’的微细差别相。”

若谓:此亦可名是用相者。是则应言更有一用相,复用一了识了别其用(相)者,是则应成有无穷相过耳。


[1] 论议师:又作“乾慧论师”、“推理者”、“寻思者”、“乾慧派”。未能如实现见事物本性,但依各派因理略思详察以进行推理者。

[2] 颠三倒四:拼音diān sān dǎo sì,形容说话做事错乱,没有条理。

[3] 励精图治:拼音lì jīng tú zhì,意为努力振奋精神,千方百计治理好国家或干好事业。

[4] 龙树菩萨于《回诤论释》中说:

[量能成所量, 所量能成量,

若义如是者, 云何能相成?

此偈明何义?若量能成所量之物,彼所量物能成量者,量自未成因缘不成,云何能成所量之物?又复有义,偈言:

所量能成量, 量能成所量,

若义如是者, 云何能相成?

此偈明何义?若所量物能成彼量,彼量能成所量之物,所量未成因缘不成,云何成量?]

[5] 自相:由各自特性表明其存在之实有事物,即不由内心思维假立安立,而是外境本身实际存在者,如柱及瓶等不待断除应破分及现起概念,而自身现于现量中之一切有为法。

[6] 共相:又作“抽象”。非外境本身实际存在而但由内心思维假立为有的事物,如虚空等有待于断除应破分及现起概念之一切无为法。

[7] 可相事:性相所表名相事例。如云金瓶,即是瓶之事相。

[8] 二量:二量一般义谓现量和比量。

[9] 《中论·观六种品》云:

空相未有时, 则无虚空法;

若先有虚空, 即为是无相。

是无相之法, 一切处无有;

于无相法中, 相则无所相。

有相无相中, 相则无所住;

离有相无相, 余处亦不住。

相法无有故, 可相法亦无;

可相法无故, 相法亦复无。

是故今无相, 亦无有可相;

离相可相已, 更亦无有物。

若使无有有, 云何当有无?

有无既已无, 知有无者谁?

是故知虚空, 非有亦非无,

非相非可相, 余五同虚空。

浅智见诸法, 若有若无相;

是则不能见, 灭见安隐法。

[10] 免:拼音miǎn,<动> 去掉,除掉:免除。免税。免费。免官。免检。罢免。

[11] 龙树菩萨于《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十喻》时说:

[复次,无相故无虚空。诸法各各有相,相有故知有法,如地坚相、水湿相、火热相、风动相、识识相、慧解相、世间生死相、涅槃永灭相。是虚空,无相故无。

问曰:虚空有相,汝不知故言无,无色处是虚空相。

答曰:不尔!无色是名破色,更无异法,如灯灭。以是故,无有虚空相。

复次,是虚空法无。何以故?汝因色故,以无色处是虚空相。若尔者,色未生时,则无虚空相。

复次,汝谓色是无常法,虚空是有常法;色未有时,应先有虚空法,以有常故。若色未有,则无无色处;若无无色处,则无虚空相;若无相,则无法。以是故,虚空但有名而无实。诸法亦如是,但有假名而无实,以是故,诸菩萨知诸法如虚空。]

[12] 众所周知:拼音zhòng suǒ zhōu zhī,意思是大家都知道的。

返回《明句论》目录

Copyright © 2022-2025 龙慈国际佛学院 Nmiba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