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课
· 若作是念言:“谓有自证[1]分,可用自证分了别其识(自)体,是则可谓是用相,且属于所量之范畴者。” 答曰:于《入中论》中已经详尽论破了自证分[2]。是故所言:“自相可用余自相能相,彼复因由自证分了相”者则不然。 [1] 自证:又作“自悟”、“了相识”。心识自己领略自己或明察自己者。如于见瓶之眼识上,所有自己领纳自己,心境不二或无自境相状之识。 [2] 一、《入中论自疏·菩提心现前地品》云: [如是已说若离外境定无内识。今当更破唯事有性。 颂曰: 若离所取无能取, 而有二空依他事, 此有由何能证知? 未知云有亦非理。 若谓由能取所取二取空之依他起有者,此有汝以何识证知耶?若谓彼自证知不应道理。自之作用于自体转,成相违故。如剑不自割,指不自触,轻捷技人不能自乘己肩,火不自烧,眼不自见。此识亦非由他识证知违自宗故。汝说若有余识为此识境,即失唯识宗故。故此有之能知毕竟非有。若谓不知而有,亦非道理。 他曰:“虽非他识能知,然有自证。唯由自证证知此识,故此得有。” 此亦非有。 颂曰: 彼自领受不得成, 若谓由彼自证证知自识,亦不成立。 此中有许经部义。为成立自证故,谓如火生时非渐照自体及瓶等,是顿时俱照。音声亦是,顿显自体及义。如是内识生时亦非渐知,是顿了自体及境,故定有自证也。即不许者亦必许有自证。不尔后时忆念其境谓先已见,忆念能领受境者谓我先见,皆不应理。以念唯缘曾领受境,识未领受,念则非有。由无自证故,且彼自识不自领受,余识领受亦不应理。以由余识领受,犯无穷过。谓见青识,若由后起余识知者,彼能知青识之余识,复应更有余识领受,此后更须余识领受。故犯无穷。又应后识不缘余境,以初识继续所起诸识,皆缘前识为境故。诸有情类,是一识相续故。诸识次第起者,如刺青莲百瓣,由速转故,现似顿起。以是为断无穷过故,决定当许有自证分。如是后时起念俱念心境,谓我先见,亦得成立。若不由自证了知识体,则后起念不应道理。由于后时能起彼念,谓我先见,故可比知其能引生后时俱念心境之念者,实有能领受内识自体与彼境体之心在。故由后时念,即能成立有自领受。既有自领受则亦有依他起性。汝问:“此有由何而证知?”今如上答。 今为显示彼答非理。 颂曰: 若由后念而成立, 立未成故所宣说, 此尚未成非能立。 且依成立实有,如是说者。由无自他生故,则彼念心毕竟非有。如何可用未成立之念,而成立未成立之自证也。若依世间名言增上,亦无以自证为因之念。何以故?如火先成立者,方能以烟比知有火。如是要先成立有自证者,方能由后时所起之念,比知有自证。今彼自证且未成立,其以自证为因之念,云何得有?譬如见水不能比知定有水珠,见火不能比知定有火珠,以无彼珠,由降雨等及钻木等,亦有水火生故。如是此中虽无自证亦有念生,如下当说。故以自证为因之念,若无自证念亦非有,今为成立未极成之自证故,汝所说念尚未成立,故此念非有能立之用。如为成立声是无常,云眼所见性。且止如是推察,亦不应理。 颂曰: 纵许成立有自证, 忆彼之念亦非理, 他故如未知身生, 此因亦破诸差别。 纵许内识能了自体及境,然说念心,能念彼等亦不应理,以许念心是离领受境心之他性故。如慈氏识之自证与领受境,近密之识先未领受即不能念。如是自身后时所生识,亦应不念未曾领受之心境,以是他故,如不知者身中之识。 若作是念:“一相续所摄者是因果法故,可有念者。” 此亦非有,何以故?曰:“此因亦破诸差别。”以此“是他故”之因,亦能破除,一相续所摄,及是因果法等一切差别。谓领受心后所生之念心刹那,以是他故,如他相续之心,应与能领受之心,非一相续所摄,非因果法。故可以此“是他故”之因广破一切也。 问曰:若依汝宗当如何许耶? 答曰: 由离能领受境识, 此他性念非我许, 故能忆念是我见, 此复是依世言说。 若离能领受境之心,别无他性之念心,如前已说。由无他性之念故,其能领受心之所领受者,非后念心不能领受。故念心亦有境。能领受心之所知者,后念心非不能了知。故可念云,是我见也。此复是依世间言说,非是观察所得,以虚妄义,是世间言说故。 如是颂曰: 是故自证且非有, 汝依他起由何知? 作者作业作非一, 故彼自知不应理。 如云我自知我,其正了知之我,成所作业。即此所知,复是能知。此之作用,亦无别体。则作者,所作业,作用,应成一体,从不曾见有如是事。如斫者与树,及斫作用,非是一事。由此亦知自证非有,故彼识不能自知也。 《楞伽经》亦云: “如剑不自割, 指亦不自触, 如是应知心, 不自证亦尔。” 由无自证故。 颂曰: 若既不生复无知, 谓有依他起自性, 石女儿亦何害汝? 由何谓此不应有? 依他起性不自他生,如前已说,现今复说体无可知。如是若许既无有生,复不可知之依他起性,则与依他起性相同之法,复由何理,不许彼为有?彼石女儿亦于汝何害?汝不许为有?谓石女儿,离一切戏论,是圣智所行,是离言自性也。] 二、《入行论·智慧品》云: 乱识若亦无, 以何缘幻境? 若许无幻境, 心识何所缘? 所缘异实境, 境相即心体。 幻境若即心, 何者见何者? 世间主亦言, 心不自见心, 犹如刀剑锋, 不能自割自。 若谓如灯火, 如实明自身。 灯火非所明, 其无暗蔽故。 如晶青依他, 物青不依他, 如是亦得见, 识依不依他。 非于非青性, 而自成青性。 若谓识了知, 故说灯能明。 自心本自明, 由何识知耶? 若识皆不见, 则明或不明, 如石女女媚, 说彼亦无义。 若无自证分, 心识怎忆念? 心境相连故, 能知如鼠毒。 心通远见他, 近故心自明。 然涂炼就药, 见瓶不见药。 Scroll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