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 复次,是论式别有余说:“自生论者所言与神我[1]别有实体的是诸万法,俱不可自生,自体性实有故,犹如神我。”既可用此范例[2]予以[3]例破。 若谓:虽破‘复生’并不能对显相论者造成妨害[4],但是,‘复生’一词却立名于显相。由于同是先前不可见而后可见故,所言“生”者,谓表[5]其显相故,破此则无妨害。 又问:在无(任何)能诠如说义理[6]的言辞[7]文句[8]的情况下,云何得有如此论断? 答曰:此诸意味深长[9]的言辞章句,蕴含[10]大义。如说论理隐含[11]其中,若加论述即得此说。故无丝毫此中不说者[12]。 只有敌论[13]方与翻倒所成过相关,实非我等[14]。自无宗体可得故。岂得我等自违悉檀多耶?回举翻倒所成过,使其敌论深陷众过而不得自拔者,即是吾等意欲愿为之事。是故于此紧随龙猛论师无谬正轨[15]的佛护论师者,岂能有人得以吹毛求疵[16]之便而攻其不备[17]呢?无性论者在回举有性论者的过愆[18]时,岂得定有翻倒所成过而不能自拔耶?文词言路并不是像持棍者或持羂[19]者令其说者不得自在。若不尔者,究竟何为?若有论力,文词言路即随说者意欲表达的宗趣而运用自如[20]。是故所举过愆但为论破敌宗,是故不会致使必受颠倒成就之事也。 是故论主亦说: “空相未有时, 则无虚空法, 若先有虚空, 即为是无相。” 如是又言: “离色因有色, 是色则无因, 无因而有法, 是事则不然。” 如是复云: “涅槃不名有, 有则老死相, 终无有有法, 离于老死相……” 基本上都以诘过论式[21]论破敌宗。若计“论主(龙树菩萨)的言辞可谓是文辞精炼,意义重大故,当知可以作为诸多论议之因。”若尔者,佛护论师的言辞亦复云何不作如是分别? 若作是念言:“详尽注明论偈是释论者一贯的例规[22]。” 答曰:是语不然。在作《回诤论释》时,论主(龙树菩萨)亦曾不说(自续)论式[23]故。 [1] 神我:古印度数论派所承许的二十五所知之一。 神我是数论所说之我,他们于五蕴法中,强立主宰,我所,说有十六神我。 十六神我,未见道的人,在五蕴法中强立主宰,有我、我所,而有十六种知见,即: 一、我:于五蕴法中,有我、我所。 二、众生:于五蕴法中,有实在的众生。 三、寿者:于五蕴法中,我受一期之报命有长短。 四、命者:我之命根连续不绝。 五、生者:于五蕴法中,我能生起众事,又我来生于人中。 六、养育:于五蕴法中,我生为父母所养育,并能养育他人。 七、众数:于五蕴法中,我有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众法之数。 八、人:于五蕴法中,我为能修行的人,与不能修行的人不同。 九、作者:于五蕴法中,我有能力作各种事。 十、使作者:于五蕴法中,我能使投他人。 十一、起者:于五蕴法中,我能起后世罪、福业。 十二、使起者:于五蕴法中,我能使他起后世罪、福业。 十三、受者:于五蕴法中,我之后身当受罪、福果报。 十四、使受者:于五蕴法中,我能使他受后世罪、福果报。 十五、知者:于五蕴法中,我有五根,能知五尘。 十六、见者:于五蕴法中,我有眼根,能见一切色相。以上十六知见,都是“我”的别名。 遮破神我的方法如《入中论自疏·菩提心现前地品》中所云: [外道各派说我不同。颂曰: 如石女儿不生故, 彼所计我皆非有, 此亦非是我执依, 不许世俗中有此。 汝所计我定非是有,以汝许不生故,如石女儿。此我亦非是我执之境,许不生故。 复次,非但于胜义非有,及非我执境。即于世俗,当知亦无彼二义故。 此因非但能破有性与我执境为不应理。颂曰: 由于彼彼诸论中, 外道所计我差别, 自许不生因尽破, 故彼差别皆非有。 数论中说我之差别,谓常住、非作者、是受者、无功德、无作用。破云:彼我非常,乃至非无作用,自许不生故,如石女儿。于胜论所计,亦如是破云:我非是常,非作者等,自许不生故,如石女儿。当知此宗,以不生因及石女儿喻,广破一切计我者所计我之自性差别。] [2] 范例:拼音fàn lì,可以仿效的事例;典范的例子。 [3] 予以:拼音yǔ yǐ,给以。 [4] 妨害:拼音fáng hài,意思为有害于、阻碍,出自《荀子·仲尼》。 [5] 表:拼音biǎo,是指解释和表达。 [6] 义理:拼音yìlǐ,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 [7] 言辞:拼音yán cí,说话所用的词句。 [8] 文句:拼音wén jù,文章的词句。 [9] 意味深长:拼音yì wèi shēn cháng,意思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10] 蕴含:拼音yùn hán,意思是包含在内。蕴含,是文学作品的又一构成因素,是文学作品的构成的第三个层面。例句:这歌文字不长,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11] 隐含:拼音yǐn hán,隐约含有、暗中包含的意思。 [12] 此中不说者:谓《佛护论》中未说者。 [13] 敌论:谓数论师。 [14] 我等:谓佛护论师、月称论师等中观应成派。 [15] 正轨:拼音zhèng guǐ,[the right way;the correct path] 正常的发展途径。 [16] 吹毛求疵:拼音chuī máo qiú cī,有意抓住人的小过失。 [17] 攻其不备:拼音gōng qí bù bèi,意思是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出自《孙子·计篇》。 [18] 过愆:拼音guò qiān,亦作“过諐”。过失;错误。 [19] 羂:拼音juàn ,1.张网捕捉(野兽):“但观罗之所羂结。” 2.绳套:“以革索为羂,策马掷人,多有中者。” [20] 运用自如:拼音yùn yòng zì rú,意思是指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21] 诘过论式:举出所许者为因,指责不许者所犯过失之论式。如云:“声,应成非所作性,以是常故。” [22] 例规:拼音lì guī,解释为沿袭下来一贯实行的规矩。 [23] 论式:提出自宗因法结构语言格式。如云:“有烟之山中有火,以有烟故。” Scroll Up |